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海西地產網

最新!泉州公布:13094.87億元!891.4萬人!

2025-03-31 12:01來源:泉州政務作者:小陳瀏覽:我要分享:
  2024年泉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泉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泉州調查隊(2025年3月31日)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13094.87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3.67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6774.89億元,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6056.32億元,增長6.1%。三次產業比例為2.0:51.8:46.2。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47158元,比上年增長6.3%。
  
  年末常住人口891.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34.6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1.19%,比上年末提高0.40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為7.70‰,自然增長率為0.62‰。年末戶籍人口774.04萬人。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9.54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13萬人;全年培訓各類勞動者4.97萬人次。
  
  全年新登記經營主體24.24萬家,其中企業6.50萬家,個體工商戶17.72萬家。年末經營主體總數162.49萬家,其中企業47.46萬家,個體工商戶114.55萬家。
  
  全年市區居民消費價格與上年持平,其中消費品價格下降0.1%,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2%。12月份,泉州市區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7.8%,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1.6%。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87.38億元,比上年增長4.0%。糧食播種面積132.48萬畝,比上年增加0.94萬畝。其中,稻谷播種面積83.01萬畝,增加0.46萬畝。油料種植面積23.61萬畝,增加0.2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90.89萬畝,增加3.57萬畝。糧食產量51.60萬噸,比上年增加0.48萬噸,增產0.9%。其中,稻谷產量34.22萬噸,增產0.5%。
  
  全年商品材產量71.44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3.4%。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20.84萬噸,比上年增長1.0%,其中豬肉產量12.19萬噸,增長0.6%,禽肉產量7.79萬噸,增長1.5%。禽蛋產量9.56萬噸,增長6.5%。年末生豬存欄91.74萬頭,比上年末增長2.2%,全年生豬出欄152.09萬頭,比上年下降0.7%;年末家禽存欄2065.08萬只,增長2.6%,全年家禽出欄4852.47萬只,增長0.8%。
  
  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14.93萬噸,比上年增長4.4%。其中,淡水產品產量1.82萬噸,增長2.6%;海水產品產量113.11萬噸,增長4.4%,其中近海捕撈產量59.25萬噸,下降0.3%,遠洋捕撈產量6.89萬噸,增長29.7%,海水養殖產量46.97萬噸,增長7.7%。
  
  年末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分別為11家和155家;有效期內無公害農產品89個,綠色食品117個,有機食品17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19個;福建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9個,有效期內福建名牌農產品28個。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長9.8%,重工業增長4.9%。分門類看,采礦業下降4.5%,制造業增長8.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0.1%。工業產品銷售率95.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的36個行業大類中有26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其中,紡織業增長12.1%,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增長15.1%,化學纖維制造業增長27.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5.4%,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5.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5.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9.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6.78元,比上年減少0.22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提高0.1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1.8%,比上年末提高1.1個百分點。
  
  年末發電裝機容量1248.39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9.8%。其中,火電裝機容量822.08萬千瓦,增長1.0%;水電裝機容量91.97萬千瓦,下降0.7%;并網風電裝機容量38.78萬千瓦,與上年持平;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92.57萬千瓦,增長55.6%。全年工業用電量435.37億千瓦時,增長4.4%。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5%。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增長4.0%。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122.89億元,比上年增長10.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75.62億元,增長5.6%;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03.74億元,增長9.7%;金融業增加值517.07億元,增長1.1%;房地產業增加值507.27億元,下降1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1.4%。
  
  全年共新建、改建公路202公里。年末公路通車總里程20081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02公里。其中,二級及以上高等級公路里程3064公里,高速公路里程684公里。公路密度182.56公里/百平方公里。鐵路總里程[3]541.39公里,其中高鐵里程188.36公里。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40725.74萬噸,比上年增長3.4%;旅客運輸總量5097.00萬人次,增長19.1%。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1686.05萬噸,比上年下降6.0%,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3973.28萬噸,下降7.8%。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04.25萬標箱,增長6.4%。
  
  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216.4萬輛(含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比上年末增長4.9%,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94.5萬輛,增長5.3%;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9.13萬輛,增長59.5%。民用轎車保有量135.0萬輛,增長3.5%,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126.7萬輛,增長4.1%。共有營運汽車39152輛(不含4.5噸以下貨車)。其中,客運車輛7210輛(含客運班車519輛,客運包車1352輛,公交車3244輛,巡游出租車2520輛),貨運汽車31942輛(含4.5噸以上普通貨車17619輛,牽引車6204輛,掛車8119輛)。擁有省際運輸船舶288艘,總載重558.88萬噸。公交運營線路長度7962.3公里,全年公交客運量11712.14萬人次。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47.52億標準量,比上年增長13.1%。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832.91萬件,包裹業務23.90萬件,快遞業務量28.35億件,快遞業務收入149.94億元。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5]108.12億元,增長7.0%。年末移動電話基站數10.22萬個,其中5G基站3.07萬個,4G基站5.98萬個。年末電話用戶總數1232.69萬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127.1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105.57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505.78萬戶,比上年末增加4.39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976.27萬戶,增加22.11萬戶。物聯網終端用戶2240.25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6.1%。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164.07億元,比上年增長5.2%。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家具類增長26.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增長22.3%,日用品類增長20.5%,通訊器材類增長17.0%,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8.7%,中西藥品類增長8.1%。限額以上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7.4%。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1.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8.5%,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8.0%;第三產業投資下降0.4%。分領域看,項目投資增長15.1%,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5%,民間投資增長7.9%。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14.1%,其中住宅投資下降13.5%。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35.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6.7%。
  
  全年新開工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10479套(間),累計竣工9928套(間),已裝修投用8190套(間)。新開工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500套,新增竣工棚戶區改造項目4563套。
  
  七、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715.01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出口額1988.01億元,增長5.4%;進口額727.00億元,增長1.8%。進出口順差1261.00億元。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額1841.79億元,比上年增長3.5%;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額848.72億元,增長0.4%。
  
  全年新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717家,比上年下降6.2%。投資總額7.46億美元,下降67.0%;合同外資8.32億美元,下降52.2%;實際使用外資3.88億美元,下降54.3%。新批外商投資超千萬美元(含增資)的企業36家。在新備案(核準)外資企業的合同外資中,投向第二產業的合同金額3.07億美元,下降43.6%,投向第三產業的合同金額5.07億美元,下降56.8%。外商投資企業當年累計開業投產41家。
  
  全年共簽訂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合同金額1885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60.4%;完成營業額16660萬美元,增長34.9%。全年派出勞務人員10673人,年末在外勞務人員9566人。全年備案境外投資企業32家,境外投資金額29018萬美元。
  
  八、財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975.17億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2.80億元,下降1.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44.24億元,下降0.7%。其中,教育支出221.76億元,增長3.6%。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18.47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561.13億元。稅務部門組織的各項收入1487.74億元,下降3.9%,其中稅收收入824.37億元,下降6.4%。海關代征稅收收入164.37億元,下降7.2%。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2558.0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9%。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2264.74億元,增長5.1%。本外幣貸款中,個人消費貸款余額3878.95億元,當年減少36.90億元,其中住房貸款余額2232.18億元,當年減少53.04億元。
  
  全年通過證券市場新發行股票2只,籌集資金80.05億元,其中新發行A股1只,籌集資金1.71億元;新發行美股1只,籌集資金78.34億元。新增發行境內外債券105只,規模634.05億元,比上年下降13.2%;年末私募基金及管理人495家,資金規模1467.64億元,比上年末下降2.0%。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10.61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74.99億元,增長3.1%;人壽保險保費收入235.61億元,增長6.2%。賠款及給付支出113.31億元,增長14.3%。其中,財產保險賠款及給付支出46.69億元,下降3.3%;人壽保險賠款及給付支出66.62億元,增長31.0%。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214元,比上年增長5.5%;人均消費支出33723元,增長6.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594元,增長4.8%,人均消費支出39415元,增長6.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37元,增長6.6%,人均消費支出23381元,增長6.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02,比上年縮小0.03。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0.7%和38.4%。
  
  年末參加養老保險人數642.33萬人,比上年末新增13.82萬人。其中,參加企業養老保險人數246.20萬人,增加14.57萬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人數21.56萬人(含退休),增加0.3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74.57萬人,減少1.11萬人。年末企業離退休人員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人數15.24萬人,全部實現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年末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02.94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42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69.3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99.3萬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29.0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97.11萬人。
  
  年末共有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127個,其中兒童收養性福利機構3個,床位235張;城鎮老年收養性福利機構124個。年末養老服務床位56437張,社區服務站2561個。年末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0257人,比上年末增加51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82213人,比上年末增加529人。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6.35億元。全年直接接受社會捐贈款8242.35萬元。全年拓展創建鄉村振興試點村146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13個。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年末擁有省創新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1個。建設國家備案眾創空間11家、省級眾創空間94家,市級眾創空間131家。市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24家,企業異地研發中心5家。年末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1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614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7家,市級新型研發機構128家。全年共實施省、市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359項,其中省級100項、市級259項。全年專利授權37901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659件。年末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0823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3.36件。全年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1414項,合同金額20.16億元。
  
  年末共有檢驗檢測機構348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6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8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6.98萬臺(件),非強檢計量器具3.77萬臺(件)。全年省級監督抽查泉州市工業產品生產企業1953批次產品,合格1886批次,抽樣合格率96.6%。
  
  年末商標有效注冊量81.16萬件,累計擁有全國馳名商標159件,省政府質量獎8個(含3個提名獎)、市政府質量獎33個(含9個提名獎),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11個、福建省農業標準化示范區26個。
  
  全年新增完成國際標準修訂3項,國家標準制修訂145項,行業標準制修訂9項,地方標準制修訂20項。
  
  年末共有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32個,其中國家基準氣候站1個、國家基本氣象站6個、國家一般氣象站25個;擁有天氣雷達觀測站1個,風廓線雷達站2個,區域氣象自動站291個。共有地球物理臺站20個,前兆測項48個,測震臺站27個,烈度速報臺站188個,GNSS觀測基準臺6個。共有漁業資源環境監測站位56個、近岸海域環境監測站位19個,共有海上水文氣象觀測浮標站位4個、沿海自動驗潮站5個。
  
  年末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0.84萬人,其中高級職稱4.59萬人,中級職稱24.72萬人,初級職稱31.53萬人。共設立企事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7個,累計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320人次,年末在站博士后86人。
  
  年末擁有全日制高校18所(不含泉州開放大學),其中普通本科6所,職業本科1所,高職高專11所。另有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福州大學石化學院和福州大學晉江校區在泉辦學(相關數據不納入本市統計)。研究生招生2567人,在校生8271人,畢業生2247人。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7.23萬人,在校生23.21萬人,畢業生6.36萬人。普通高中138所,中等職業學校41所(含技工學校10所)。高中階段招生11.15萬人,其中普通高中7.50萬人、中等職業學校2.99萬人、技工學校0.67萬人;在校生30.89萬人。普通初中198所,初中招生14.05萬人,其中招收隨遷子女3.50萬人,在校生39.10萬人。小學1178所,招生12.61萬人,其中招收隨遷子女2.81萬人,在校生85.92萬人。幼兒園1548所,招生7.35萬人,在園幼兒27.73萬人,學前三年入園率99.5%。特殊教育學校10所,特殊教育在校生3043人(另有3674名小學、初中隨班就讀、送教上門學生已計入小學、初中在校生數)。在泉就讀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31.22萬人。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年末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94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4處,市、縣(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797處。入選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733項,其中世界級7項,國家級36項,省級128項,市級333項。
  
  年末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12個,群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11個,博物館(紀念館)19個(含民營博物館),鄉鎮文化站163個,公共圖書館13個。圖書館藏書總量1241萬冊,電子圖書(含電子期刊)456萬冊。全年文化系統專業藝術表演團體藝術演出1972場,觀眾110.85萬人次。
  
  年末共有實際營業影院80家,銀幕418塊,年度電影票房2.81億元。廣播電視臺9座,調頻、電視轉播發射臺9座。廣播節目13套,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96%;電視節目12套,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96%。有線廣播電視覆蓋用戶287.07萬戶,實際用戶135.89萬戶,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干線總長50074公里。
  
  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7]10109.7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8%。其中,國內游客10038.78萬人次,增長16.4%;境外游客70.96萬人次,增長128.8%。全年游客旅游總花費1211.40億元,增長20.8%。其中,國內游客旅游花費1147.82億元,增長17.8%;入境游客旅游花費8.94億美元,增長127.5%。
  
  年末共有醫療衛生機構5697個,其中醫院132個,含公立醫院40個、民營醫院9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520個,其中鄉鎮衛生院12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1個、衛生服務站194個,門診部359個,診所(醫務室)1831個,村衛生室297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2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3個、婦幼保健院(所)13個。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5960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3478人、注冊護士26170人。醫療衛生機構擁有編制床位數45035張,實有床位數50043張,其中醫院實有床位數35309張、鄉鎮衛生院實有床位數10154張。全年總診療人次5551.28萬人次,入院人數133.78萬人次。全市村衛生室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812人、注冊護士323人、鄉村醫生2307人,實現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
  
  全年共報告法定甲乙類傳染病病例19498例(按發病日期統計),報告發病率219.50/10萬。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覆蓋率為100%,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為100%。兒童預防接種四苗接種率99.48%,乙肝疫苗接種率99.93%。
  
  年末共有體育場地29023個,體育場地面積2699.05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04平方米。積極推進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全市新建健身步道60公里、游泳健身場地9座、 智慧體育公園2座、多功能運動場8座、社區智慧“運動角”5座和村級老人體育中心10座。全年全市共7名運動員和1名教練員入選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1金1銀,并打破1項奧運會紀錄;其他重大賽事中,泉州運動員在世界級大賽榮獲18金5銅、在亞洲級大賽榮獲5金4銀5銅、在國家級賽事榮獲73金60銀63銅。全年銷售體育彩票32.06億元。
  
  十二、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年末環灣建成區面積達266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6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市區建成區面積達175.4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8平方公里。
  
  全年植樹造林總面積15.76萬畝,占總任務14.7萬畝的107.21%。其中,人工荒山造林0.91萬畝,人工跡地更新9.1萬畝,人工促進天然更新0.19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5.51萬畝。全年完成中、幼林撫育作業面積16萬畝。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9.57萬畝。中心市區建成區新增園林綠地40公頃,總綠地面積達9388.6公頃,綠化覆蓋面積10218.9公頃,綠化覆蓋率為44.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5.8平方米。
  
  全年城市(縣城)自來水供水總量48983萬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自來水用水量22318萬立方米;家庭自來水用戶144.72萬戶。全年共鋪裝天然氣管道425公里,年末天然氣管道累計達5890公里;天然氣用戶數82萬戶。全年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市污水處理率98.5%。
  
  全年全市各城市、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中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共351天,占總天數的95.9%。12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Ⅲ類水質達標率保持100%。主要流域39個國、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100%。39個小流域監測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97.4%。36個近岸海域國、省控站位一、二類水質比例86.1%。全年農村飲水安全受益人口58.4萬人。
  
  泉州市本級和10個縣(市、區)先后建成國家生態市、縣、區并獲命名;德化縣、永春縣、鯉城區、安溪縣、洛江區、惠安縣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永春縣還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已建成國家級生態鄉鎮111個、市級以上生態村1659個。
  
  擁有省級以上林業自然保護區4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含保護小區)4.30萬公頃。另有福建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31平方公里。擁有森林公園24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23個,森林公園總面積2.35萬公頃。
  
  全年發生森林火災0起,過火面積0公頃,因森林火災造成受害森林面積0公頃。
  
  全年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75起,比上年下降19.4%;死亡36人,下降33.3%。其中,工礦商貿事故(含采礦業、商貿制造業、建筑行業等)11起、下降35.3%,死亡10人、下降37.5%;道路運輸事故64起、下降14.7%,死亡26人、下降31.6%;水上運輸事故0起、與上年持平,死亡0人、與上年持平。發生較大事故0起,死亡0人、與上年持平。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027人,下降32.5%;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1.27人,下降10.6%。
  
  注釋:[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各項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金門縣。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數不等的情況。[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農林牧漁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等相關指標的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3]為中國鐵路南昌局管轄的鐵路營業里程。[4]2024年部分中國鐵路南昌局合資公司口徑發生變化,鐵路貨物運輸量等數據統計口徑調整。[5]電信業務總量按上年價格計算。[6]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進行修訂。[7]根據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2月印發的制度,“旅游總收入”指標表述調整為“游客旅游總花費”,“國內旅游收入”指標表述調整為“國內游客旅游花費”,“旅游外匯收入”指標表述調整為“入境游客旅游花費”。2023年入境游客人數及入境游客花費數據有修訂。資料來源:本公報中價格指數、糧食、畜牧業、城鄉居民收入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泉州調查隊;城鎮新增就業、社會保障、專業技術人員數據來自市人社局;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稅收數據來自市稅務局;農業龍頭企業數、名牌農產品數、鄉村振興等數據來自市農業農村局;水產品產量數據來自市海洋與漁業局;商品材產量、植樹造林面積、林業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數據來自市林業局;工業用電量來自市供電公司;鐵路運輸數據來自南昌鐵路局漳州車務段和福州鐵路物流中心;新建公路、公路運輸、水路運輸、營運汽車等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港口貨物吞吐量來自福建省湄洲灣港口發展中心和福建省泉州港口發展中心;民航數據來自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戶籍人口數、民用汽車保有量數據來自市公安局;郵政業務總量數據來自市郵政管理局;電信業務總量、電話用戶數、互聯網用戶數等數據來自市通管辦;貨物進出口數據來自泉州海關;實際使用外資、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等數據來自市商務局;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泉州市分行;資本市場數據來自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保險數據來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泉州監管分局;高新技術企業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成果等數據來自市科技局;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經營主體數、全國馳名商標數、質量檢驗、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專利授權等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管局;氣象數據來自市氣象局;地震數據來自市地震局;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廣播、電視等數據來自市文旅局;影院和票房數據來自市委宣傳部;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衛生數據來自市衛健委和九一〇醫院;生育保險、醫保數據來自市醫保局;社會福利數據來自市民政局;建成區面積來自市資源規劃局;城市污水處理、建成區綠地、自來水供用水、天然氣用戶等數據來自市城管局;環境監測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農村飲水安全人口數據來自市水利局;森林火災、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市應急局;其他數據均來自市統計局。

團購樓盤:
姓名:
手機號碼:
請自覺遵守評論服務協議,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表情

獨家報道

更多

樓市快訊

更多

泉州新聞

更多

推薦樓盤

樓盤名稱 均價(元/㎡)
建發泉州灣海17178元/㎡
蓮花禧上16800元/㎡
中海臻如府23000元/㎡
國貿江南璟上17000元/㎡
國貿天琴樾24980元/㎡
建發·璞云待定
建發璞玥云山待定
保利·湖心璞悅17178元/㎡
保利隆恩清源瑧悅24998元/㎡
華越·江璟1485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