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政部消息,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2025年,財政部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積極支持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此次資本補充工作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妥推進。
當前,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穩健,資產質量穩定,撥備計提充足,主要監管指標均處于“健康區間”。通過發行特別國債支持相關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有利于進一步鞏固提升銀行的穩健經營能力,促進銀行高質量發展,為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和帶來長期穩定的回報,有利于銀行更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作用,為國民經濟行穩致遠提供有力支撐。
四大行發布定增預案 計劃募資5200億元前一天,30日,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布公告,將通過增發的方式,向財政部等增發股票,補充資本合計不超過5200億元。銀行為什么要補充資本?
首先,這四家銀行最新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都明顯高于監管要求,當前并不存在資本充足率不足的風險。還有一個最新數據,這四家銀行去年的凈利潤合計超過7500億元,所以銀行并不缺錢,也不存在經營風險。
其次,大部分人理解,銀行只要吸收了足夠的存款,就能發放相應的貸款。但是為了保障儲戶的存款安全,金融監管部門還要求銀行有足夠比例的資本金。簡單來說,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越高,銀行就越安全,能發放的貸款也會更多。
不過,最近幾年銀行的貸款利率下降明顯,在加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銀行的凈息差和利潤增速也在下降,靠自身盈利補充資本的能力也就跟著下降。
都說銀行是經營風險的,大型商業銀行更是金融體系中的“壓艙石”,在支持服務實體經濟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提前給四家銀行補充資本,是為了增強銀行未來的貸款投放能力,使企業、個人能夠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也進一步增強銀行的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