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縣2024年秋季幼兒園招生工作意見
根據《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和《泉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泉州市2024年秋季幼兒園招生工作意見的通知》(泉教初〔2024〕4號)等有關文件精神,保障學前兒童受教育的權益,維護教育公平,進一步規范幼兒園的招生行為,結合我縣實際,現就2024年秋季幼兒園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招生原則
公辦幼兒園堅持“區域劃片、有效證件、分類招生”原則,招收在招生服務區域內符合條件的適齡幼兒入園。
“有效證件”:“兩一致”戶籍人口憑《戶口簿》《不動產權證》《房產證》(或經住建局備案的《購房合同》,下同)入園。
1.“兩一致”:城區公辦幼兒園優先招收本園招生服務區域內戶籍、住房產權“兩一致”家庭的適齡幼兒。具體條件:適齡幼兒與其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戶籍一致(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戶的,父母或父母一方也必須同戶并提供出生證明),戶籍與房產一致[該房產的產權性質、用途為住宅,且產權比例應超過50%(不包括50%)產權證或不動產登記證上沒注明共有產權人產權比例的,視為平均分配]。
2.“分類招生”:公辦幼兒園根據容量按①服務區“兩一致”戶籍人口;②政策照顧對象(軍人子女、市級高層次人才及縣委認定的優秀人才子女、戶籍在農村的教師子女);③非‘兩一致’對象(“集體戶”和購買商鋪、車庫等的非住宅產權戶等“有戶無房”對象),依次進行招生。
3.統籌調度,保障學位。按照國家規定的班生額標準提供學位,統籌調度全縣教育資源能招盡招。
(1)“電腦派位(抽簽)”:因學位等教育資源限制原因,服務區入園對象超過幼兒園計劃招生數的,在分類招生原則下,同類別入園對象采用“電腦派位(抽簽)”或“落戶時間順序”等辦法公平確定招生對象。公辦幼兒園在完成上述招生對象后仍有學位的,應當積極向社會開放,招收附近居民子女入園。具體由有剩余學位的園所提出方案,報縣教育局備案。
(2)“區域調劑”:符合以上“分類招生”范疇,但因辦園容量爆滿無法安排的,由所在轄區中心小學負責調劑到轄區其他幼兒園就讀;鄉鎮區域內學額無法滿足“兩一致”和政策照顧對象的,報教育主管部門統籌協調解決。
二、招生對象
符合招生政策要求的年滿3周歲(2021年8月31日前出生,含8月31日)的適齡幼兒。戶籍遷入截止時間為2024年3月1日前。
三、招生范圍
實驗幼兒園霞田總園:招收戶籍在霞田社區、興南社區〔金龍中心城樓盤(世居戶除外)〕、南門社區(城南嘉園樓盤)、丁墘村1—6組的適齡幼兒;
實驗幼兒園德新園區:招收戶籍在潯東社區、德新社區的適齡幼兒;
實驗幼兒園育英園區:招收戶籍在興南社區1—6、8組、寶美村13—16組的適齡幼兒;
第二實驗幼兒園:招收戶籍在東埔社區1—5組、潯中村(1—5、11、16組)、詩敦社區2組〔墩仔盤(15、17、19、21、23、25、27、29、31號,東鋪路9、12號)、尚思巷(1、3號)〕、富東社區〔原東埔社區百德畔山一號小區(城后路35號)、又一山小區(尚思巷98號,原墩仔盤11號、13號)、墩仔盤居民區(1、3、5、7、9號)〕的適齡幼兒;
第二實驗幼兒園新寨園區:招收戶籍在潯中鎮石山村、石鼓村、仙境村、祖厝村、龍翰村、金鳳社區(畔山云海小區)、詩敦社區2組〔東埔路(5、7、8、11、13、15-21號)、金鳳街(48、50、52、56、58號)〕的適齡幼兒;
第三實驗幼兒園:招收戶籍在東順社區、東裕社區、南嶺社區1—2組〔1組(百盛廣場)、2組(城東花苑)〕的適齡幼兒;
第三實驗幼兒園樂陶園區:招收戶籍在樂陶村、南嶺社區3、4組〔3組(紅星國賓1、2、11-13號)、4組(景盛花園),在未明確社區歸屬的紅星家世界(原紅星美凱龍國賓1號)〕、
百德康城美墅、樂興小區、陶源新居等新建樓盤購房的適齡幼兒;
第三實驗幼兒園鳳洋園區:招收戶籍在鳳洋村、未明確社區歸屬的萬德富貴世家等新建樓盤購房的適齡幼兒;
城關幼兒園:招收戶籍在鳳池社區〔若學位不足,鳳池花苑、鳳凰花苑新購房入戶的適齡幼兒,按城關幼兒園剩余學位數實行電腦派位;無法安排在城關幼兒園入園的,安排在有學位的公辦幼兒園入園(世居戶除外)〕、鳳凰社區1—2組、5—6組(世居戶)、潯中村13—15組的適齡幼兒;
城關幼兒園世科園區:招收戶籍在鳳凰社區5—6組(世居戶除外)、世科村的適齡幼兒;
城關幼兒園鵬祥園區:招收戶籍在鵬都社區、藝都社區、園丁社區5—6組的適齡幼兒;
雙魚幼兒園:招收戶籍在南門社區(城南嘉園樓盤除外)的適齡幼兒;
金鎖幼兒園:招收戶籍在金鎖社區、潯南社區適齡幼兒;
陽光幼兒園:招收戶籍在龍東社區、陽光社區6組(王厝山新苑)、詩敦社區3組(金苑小區、金豐嘉園、詩墩公寓)的適齡幼兒(若學位不足,陽光里新購房入戶的適齡幼兒,按剩余學位數實行電腦派位;無法安排在陽光幼兒園入園的,安排在有學位的公辦幼兒園入園);
第六實驗幼兒園:招收丁墘村(7—11、13—21組)、大洋社區1—8組、官路社區的適齡幼兒;
湖前幼兒園:招收戶籍在湖前社區、官路社區1組〔原湖前社區4—5組部分;交警集資樓(龍津南路63號)原屬龍鵬社區部分〕、龍鵬社區、丁溪村1組的適齡幼兒;
丁溪幼兒園:招收戶籍在園丁社區1—4組、丁溪村2—16組、官路社區1組〔交警集資樓原屬園丁社區部分,湯頭建筑公司集資,龍湖街松茂樓(原園丁社區3組)〕的適齡幼兒;
鵬祥幼兒園:招收戶籍在丁溪村17—18組、官路社區1組(園丁社區7組55-57號)、陽馨新村(陽山村戶籍)、蒲坂村6組、鵬祥社區、吉祥社區的適齡幼兒;
龍潯中心幼兒園:招收戶籍在龍井社區、寶美村(1—12、17組)的適齡幼兒;
龍潯第二中心幼兒園:招收戶籍潯南社區9組的適齡幼兒;
榮昌幼兒園:招收戶籍在丁墘村12組、大坂村1—2組、大洋社區11—12組的適齡幼兒;
潯中中心幼兒園:招收戶籍在富東社區〔百德畔山一號小區(城后路35號)、又一山小區(尚思巷98號,原墩仔盤11號、13號)、墩仔盤居民區(1號、3號、5號、7號、9號)除外,其適齡幼兒按原所在招生片區就讀第二實驗幼兒園〕、金鳳社區、東埔社區6—7組、潯中村(6—10、12、18組)、詩敦社區2組〔金鳳街(30、32、36、38、40、42、46號)〕的適齡幼兒;
城東幼兒園:招收戶籍在陽光社區、后所村、南嶺社區5組(后所安置房)、潯中村19組的適齡幼兒;
蒲坂幼兒園:招收戶籍在蒲坂村(1-5、7-8組)、祥安社區(彭村水庫移民)的適齡幼兒;
潯中第二中心幼兒園:招收在未明確社區歸屬力標樓盤、景德樓盤、格仔家園的適齡幼兒;
四、招生程序和時間
為確保招生工作規范、有序,全縣公辦幼兒園統一按以下程序和時間招生:
(一)公辦幼兒園招生程序和招生時間
6月28日前:各幼兒園將招生工作方案送交縣教育局初教股備案。
7月1日前:各幼兒園向社會發布招生通告,公布招生服務區、招生計劃和招生辦法,宣傳招生政策。
7月3日—7月6日:符合政策照顧對象的,攜帶相關材料到縣教育局初教股報名登記審核。
7月5日—7月6日:各幼兒園接受服務片區內符合政策要求的適齡幼兒報名登記并進行資格審核。
7月7日—7月8日:公布剩余學位及登記幼兒園區域內務工子女或周邊的居民子女適齡幼兒。
7月15日前:各幼兒園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各類對象報名情況及資格審核結果、需要公開電腦派位(抽簽)的名單。
8月1日前:公布適齡幼兒入園資格審核結果并報教育局初教股。
搖號(抽簽)由各幼兒園組織,縣教育局派人監督。各園要邀請鎮、社區代表、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參加,接受群眾監督,做到陽光透明。
幼兒園將招收對象的花名冊及戶口簿、不動產權證或房產證等相關證件的復印件按花名冊順序收齊,并用信封一人一檔規范整理,教育局將適時組織人員進行抽查。
(二)未按時報名兒童入學處理辦法
因故不能如期到園報名者,應于幼兒園招生時間前向服務區幼兒園提出申請,經幼兒園同意后,可適當推遲報名時間;超過申請期要求報名者,可引導到有學位的公辦幼兒園就讀。
(三)任何公辦幼兒園均不得提前或延后招生。
五、招生辦法
(一)公辦幼兒園招生
1.“兩一致”戶籍人口
(1)住宅、戶籍同屬幼兒園片區的“兩一致”戶籍人口憑《戶口簿》《不動產權證》或《房產證》直接申請入園。
(2)戶籍在服務區域內,因政府項目拆遷等原因造成人戶分離的適齡幼兒(須提供戶籍、原住房產權證明及政府拆遷證明等),過渡安置期內,在戶籍所在地片區幼兒園或過渡安置地片區幼兒園入園。
2.政策照顧對象
(1)烈士子女、因公犧牲軍人子女(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駐德化部隊及德化籍現役軍人子女(含改革期間現役干部轉改文職人員的子女,由人武部提供)、立過“三等功”以上獎勵的退伍軍人子女、公安烈士和英模及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見義勇為人員子女(由縣公安局提供)、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由縣應急管理局或工作單位提供)提供有效證件(單位證明、軍官證或士官證、警官證、消防崗位資格證或結婚證、戶口本等法定的親子關系證明材料原件及復印件)按居住地申請就近入園。
(2)在我縣工作的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及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的各類優秀人才且人才積分達到60分及以上的子女,就學照顧政策按《泉州市教育局 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做好2024年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申請的通知》(泉教綜﹝2024﹞6號)和《德化縣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申請和辦理規定》(德委人才〔2021〕7號)等文件精神執行。以上照顧對象可以由家長在泉州市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系統上申請,也可以由家長向縣委人才辦填表申報,縣委人才辦審核匯總送教育局初教股。
(3)戶籍在農村的教師子女需在城區幼兒園入園的,由教師本人提出申請,經所在學校審核后送教育局初教股,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在居住地附近有學位的幼兒園入園。
(4)持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幼兒,按照“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政策,由其監護人于7月6日前向教育局初教股提出申請,視同本地戶籍適齡幼兒安排就近公辦幼兒園就讀。
3.各中心小學、幼兒園要從實際出發,統籌資源配置與群眾需求,在滿足3-6歲適齡兒童學前教育需求的基礎上,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育班,招收2至3歲幼兒。
(二)民辦幼兒園招生
民辦幼兒園采取自主招生的方式。民辦幼兒園要優先招收片區適齡幼兒和外來務工適齡子女入園,同時嚴格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核準的招生計劃控制班生額,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監督,不得進行不實宣傳,不得超計劃招生。招生結果于8月25日前送所在地中心小學備案。
六、招生要求
(一)規范招生行為,招生工作實行“五公開”,即各園要公開招生時間、招生計劃、招生服務區域范圍、招生辦法和招生結果,嚴禁收取與入園掛鉤的“借讀費”“捐資助學費”“贊助費”等。
(二)規范招生收費行為,各幼兒園要嚴格按照《福建省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閩價費〔2018〕158號)《德化縣發展和改革局 德化縣財政局關于調整德化縣公辦幼兒園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的通知》(德發改〔2023〕101號)等文件執行,對實際收費情況進行公示,并接受價格主管部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社會的監督。嚴禁收取與入園掛鉤的“借讀費”“捐資助學費”“贊助費”等。嚴禁幼兒園為搶占生源提前收取費用。
(三)各中心小學、幼兒園應于招生期間設置專門的辦事窗口,開通招生服務熱線,專人值班,主動宣傳招生政策,及時處理群眾來信來訪事項,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凡符合入園條件的要及時給予明確答復,不符合入學條件的要有理有據耐心解釋。對招生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問題,要及時化解,嚴禁推諉和上交矛盾,確保招生工作順利進行。
(四)各中心小學要制定本鄉鎮的幼兒園招生實施細則,加強對本轄區內各類幼兒園(班)招生工作的指導和管理,督促其規范招生行為。各幼兒園應認真學習,準確掌握招生政策,建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及監督小組,嚴格招生紀律,共同維護教育公平。對違反招生紀律的人員要根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對利用招生欺詐斂財的違法行為要移交司法部門依法懲處。
咨詢電話:
德化縣教育局0595-23512672
德化縣實驗幼兒園霞田總園0595-23550566
德化縣實驗幼兒園德新園區0595-23586017
德化縣實驗幼兒園育英園區0595-23556612
德化縣第二實驗幼兒園0595-23617967 0595-23617880
德化縣第二實驗幼兒園新寨園區0595-23617967 0595-23559758
德化縣第三實驗幼兒園0595-23568165
德化縣第三實驗幼兒園樂陶園區0595-23580889
德化縣第三實驗幼兒園鳳洋園區15259520636
德化縣城關幼兒園0595-23523832
德化縣城關幼兒園鵬祥園區0595-23557758
德化縣城關幼兒園世科園區0595-23518089
德化縣金鎖幼兒園0595-23568288
德化縣雙魚幼兒園0595-23581581
德化縣陽光幼兒園0595-23550669
德化縣第六實驗幼兒園0595-23511892
德化縣丁溪幼兒園0595-23591229
德化縣湖前幼兒園595-23510860
德化縣鵬祥幼兒園0595-23681688
德化縣龍潯中心幼兒園0595-23526151
德化縣龍潯第二中心幼兒園0595-23576366
德化縣榮昌幼兒園0595-27260009
德化縣潯中中心幼兒園0595-23583268 0595-23583558
德化縣城東幼兒園0595-27285668
德化縣蒲坂幼兒園0595-23517808
潯中第二中心幼兒園15260772373 189 59983253
2024年德化縣小學招生工作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受教育權益,規范招生行為,維護教育公平,促進義務教育健康發展,根據上級有關文件和《2024年德化縣招生考試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的紀要》(德招考委〔2024〕5號)及《2024年德化縣中小學招生工作方案》(德招考委〔2024〕6號)精神,現就做好2024年我縣小學招生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招生原則
堅持“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原則,組織所劃定招生片區內的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就近入學;統一安排符合招生政策性照顧錄取條件的學生免試就近入學;通過“填報志愿+電腦派位”方式,統籌安排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本縣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以下統稱“隨遷子女”)免試就讀城區小學。
二、招生對象
符合招生政策要求,即2018年8月31日之前(含8月31日)出生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少年。
三、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招生
1.招生范圍
實驗小學:招收戶籍在南門社區(原南門社區8、10組除外,原南門社區11組劃歸大洋社區的除外)、興南社區[若學位不足,金龍中心城新購房落戶的適齡兒童少年,按實驗小學剩余學位數實行電腦派位;無法安排在實驗小學就讀的,就近安排在實驗小學霞田校區就讀(世居戶除外)]、德新社區、潯東社區、寶美村13-16組的適齡兒童少年。2024年秋季,實驗小學大校額化解仍按2023年的化解方法執行,即實驗小學四、五年級學生整體遷到霞田校區,由實驗小學統一安排師資和管理,其余年級學生留在老校區,待入學人數有所下降,實驗小學學位緊張問題有所緩解之后,再統籌考慮重新劃分實驗小學老校區和霞田校區的招生片區。
實驗小學霞田校區:招收戶籍在霞田社區、丁墘村1—6組(世居戶)的適齡新生;南門社區、興南社區靠近實驗小學霞田校區的適齡新生可自愿選擇實驗小學老校區或實驗小學霞田校區就讀。
第二實驗小學(2024年秋季,第二實驗小學暫寄德化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世科點的二年級學生整體遷回第二實驗小學;同時,2024年秋季第二實驗小學一年級新生和五年級學生全部暫寄德化縣第五中學舊校區(富東校區),由第二實驗小學統一安排師資和管理,待二年級和六年級時整體遷回第二實驗小學):招收戶籍在富東社區[百德畔山一號小區(城后路35號)、又一山小區(尚思巷98號,即原墩仔盤11號、13號)、墩仔盤居民區(1、3、5、7、9號)除外,其適齡兒童少年按原所在招生片區就讀尚思小學]、官路社區1組[原湖前社區劃入的部分適齡兒童少年(其中購買
金交頤園樓盤戶口落在湖前社區和2022年10月19日及以后新購房落戶的除外)]、鳳池社區[若學位不足,鳳池花苑、鳳凰花苑新購房落戶的適齡兒童少年,按第二實驗小學剩余學位數實行電腦派位;無法安排在第二實驗小學就讀的,就近安排在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就讀(世居戶除外)]、鳳凰社區[若學位不足,鳳凰國際新購房落戶的適齡兒童少年,按第二實驗小學剩余學位數實行電腦派位;無法安排在第二實驗小學就讀的,就近安排在第五實驗小學就讀(世居戶除外)]、湖前社區[若學位不足,美倫云啟上城樓盤新購房落戶的適齡兒童少年,按第二實驗小學剩余學位數實行電腦派位;無法安排在第二實驗小學就讀的,就近安排在第三實驗小學就讀(世居戶除外)]、龍鵬社區[若學位不足,美倫云啟上城樓盤新購房落戶的適齡兒童少年,按第二實驗小學剩余學位數實行電腦派位;無法安排在第二實驗小學就讀的,就近安排在第三實驗小學就讀(世居戶除外);住址在下尾坂已劃入鵬都社區的適齡兒童少年從2020年秋季起全部劃入第三實驗小學]、潯中村13—15組的適齡兒童少年。
第二實驗小學鵬祥分校:招收戶籍在鵬祥社區、吉祥社區、藝都社區、官路社區2組(金交頤園1、2、3、5、6幢)及暫寄在園丁社區8組的麗景灣和藝都花苑的適齡兒童少年。
第三實驗小學(2024年秋設立第三實驗小學麗景灣校區,一年級新生全部暫寄麗景灣校區,由第三實驗小學統一安排師資和管理,待二年級時整體遷回第三實驗小學就讀):招收戶籍在丁溪村、園丁社區、陽馨新村(陽山村戶籍)、鵬都社區、官路社區1組的適齡兒童少年。
第五實驗小學:招收戶籍在世科村的適齡兒童少年。
第六實驗小學[2024年秋第六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全部暫寄德化第二中學(原丁墘小學)就讀,由第六實驗小學統一安排師資和管理,待四年級時整體遷回第六實驗小學]:招收戶籍在丁墘村、大坂村、大洋社區、官路社區2組(金交頤園7-69幢)的適齡兒童少年。
尚思小學(2024年秋季,尚思小學暫寄德化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的二年級學生整體遷回尚思小學;同時,2024年秋季一年級新生全部暫寄德化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由尚思小學統一安排師資和管理,待二年級時整體遷回尚思小學):招收戶籍在東埔社區、潯中村(1-5、11、16組)、詩敦社區2組[墩仔盤(15、17、19、21、23、25、27、29、31號)、金鳳街(30、32、36、38、40、42、46、48、50、52、56、58號)、尚思巷(1、3號)、東埔路(5、7-13、15-21號)]、富東社區[原東埔社區百德畔山一號小區(城后路35號)、又一山小區(尚思巷98號,即原墩仔盤11號、13號)、墩仔盤居民區(1、3、5、7、9號)]和龍翰村的適齡兒童少年。詩敦社區2組的適齡兒童可自愿選擇尚思小學或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就讀。
陽光小學:招收戶籍在陽光社區1、3、4、6組,龍東社區、畔山云海小區、仙境村6—7組的適齡兒童少年;詩敦社區3組(金苑小區、金豐嘉園、詩墩公寓)的適齡兒童少年可自愿選擇陽光小學或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就讀。
金鎖小學:招收戶籍在金鎖社區、潯南社區(包括原南門社區8、10組)的適齡兒童少年。
城東實驗小學(2024年秋季,城東實驗小學暫寄第八實驗小學的二年級學生整體遷回城東實驗小學;同時,2024年秋季一年級新生全部暫寄德化縣第八實驗小學,由城東實驗小學統一安排師資和管理,待二年級時整體遷回城東實驗小學):招收戶籍在陽光社區(2、5組)、東順社區(在百德尚東首府購房落戶的適齡兒童少年除外)、南嶺社區1-3、5組[1組(百盛廣場)、2組(城東花苑)、3組(紅星國賓1、2、11-13號)、5組(后所安置區C1—C9、D1—D6、E1—E12、F1—F8、G1—G9、H1)]、后所村、潯中村19組的適齡兒童少年。
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招收戶籍在金鳳社區、詩敦社區1、3組(其中得盛公寓、萬旗花園按原所在招生片區就讀潯中中心小學;金苑小區、金豐嘉園、詩墩公寓可自愿選擇陽光小學或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就讀)、石鼓村、仙境村1—5組、祖厝村、石山村的適齡兒童少年。
第七實驗小學:招收戶籍在樂陶村、南嶺社區4組、東順社區(百德尚東首府)的適齡兒童少年;在未明確社區歸屬的紅星家世界(原紅星美凱龍國賓1號)、景德花苑、力標君悅城、百德康城美墅、格仔家園、樂興小區、陶源新居等新建樓盤購房的對象,待戶口遷入后安排在第七實驗小學就讀。
第八實驗小學:招收戶籍在鳳洋村、東裕社區的適齡新生及在未明確社區歸屬的萬德富貴世家等新建樓盤購房的對象,待戶口遷入后安排在第八實驗小學就讀。
龍潯中心小學:招收戶籍在龍井社區、寶美村1—12組和高陽村(可選擇高陽小學或龍潯中心小學就讀,也可作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參加電腦派位或享受隨遷子女的照顧政策)的適齡兒童少年。
潯中中心小學:招收戶籍在詩敦社區1組(得盛公寓、萬旗花園)、潯中村6—10、12、18組的適齡兒童少年。
蒲坂小學:招收戶籍在蒲坂村、祥安社區的適齡兒童少年。
其他小學招收所在鄉鎮政府劃定的服務區域的適齡兒童少年。
2.城區小學招生計劃(每班45人)
實驗小學:675人;實驗小學霞田校區:180人;
第二實驗小學:675人;第二實驗小學鵬祥分校:270人;
第三實驗小學:360人;尚思小學:315人;
第五實驗小學:180人;第六實驗小學:315人;
第七實驗小學:225人;第八實驗小學:180人;
陽光小學:315人;城東實驗小學:360人;
金鎖小學:180人;進修學校附屬小學:315人;
龍潯中心小學:270人;龍潯中心寶美分校:90人;
潯中中心小學:405人;蒲坂小學:90人。
3.招生辦法
(1)符合“兩一致”條件家庭的適齡兒童少年。城區公辦小學優先招收本校招生服務區域內戶籍、住房產權“兩一致”家庭的適齡兒童少年。具體條件:①適齡兒童與其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戶籍一致(均在學校招生服務區域內,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戶的,父母或父母一方也必須同戶并提供出生證明)并實際共同居住,戶籍與房產一致[該房產的產權性質、用途為住宅,且產權比例應超過50%(不包括50%),產權證或不動產登記證上沒注明共有產權人產權比例的,視為平均分配];“寄戶”學生一律回原戶籍地就讀或參加城區小學一年級隨遷子女電腦派位。
(2)城區戶籍但不符合“兩一致”條件家庭的適齡兒童少年。戶籍在城區小學招生服務區域內但不符合以上戶籍、住房產權“兩一致”條件家庭的適齡兒童少年(如集體戶、購買商鋪、車庫等的非住宅產權戶等,以下簡稱“單一致”對象),原則上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到有學位的學校入學。家長按時向招生服務區域的學校報名登記,學校在招收招生服務區域內戶籍、住房產權“兩一致”以及按政策照顧對象的適齡兒童后,有剩余學位的,采取公開電腦派位或抽簽錄取辦法接收部分本類適齡兒童入學,若學位不足,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到有學位的學校入學)。
(3)招生對象(適齡兒童少年及其法定監護人)戶口遷入的截止時間為2024年3月1日前,戶口遷入超過截止時間的由縣教育局統籌安排就讀學校。
4.招生程序
(1)6月29日前,各小學向社會發出招生通告(至少用1周時間在校門口張貼招生通告,并通過微信、LED等媒體強化宣傳,做到家喻戶曉)。
(2)7月3-9日,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報名登記。“兩一致”適齡兒童少年憑戶口簿、不動產權證(房產證)或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出具的證明等有效佐證材料通過德化縣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報名系統“轄區內適齡兒童”“兩一致”欄目向招生服務區域的學校報名登記(戶口遲遷的“有戶有房”對象在戶口遲遷欄目登記);轄區“世居戶”因拆遷等特殊情況只達到戶籍“一致”的適齡兒童,提供有效證明,視為“兩一致”同步申請入學。戶籍在城區小學招生服務區域內但不符合以上戶籍、住房產權“兩一致”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如集體戶、購買商鋪、車庫等的非住宅產權戶等),憑戶口簿統一在德化縣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報名系統“轄區內適齡兒童”“單一致”欄目向招生服務區域的學校報名登記(戶口遲遷的“單一致”對象在戶口遲遷欄目登記),學校在招收招生服務區域內戶籍、住房產權“兩一致”以及按政策照顧對象的適齡兒童少年后,有剩余學位的,于7月底采取公開電腦派位或抽簽錄取辦法接收部分本類適齡兒童少年入學,若學位不足,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到有學位的學校入學。
四、城區隨遷子女招生
隨遷子女就學按照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和創新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閩教基〔2011〕31號)和《2024年德化縣招生考試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的紀要》(德招考委〔2024〕5號)文件精神,通過“填報志愿+電腦派位”的方式保障其入學機會公開、公平。
1.招生對象
隨遷子女必須是實小、實小霞田校區、二實小、第二實小鵬祥分校、三實小、五實小、六實小、尚思小學、陽光小學、金鎖小學、城東實驗小學、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第七實驗小學、第八實驗小學、龍潯中心小學、寶美分校、潯中中心小學、蒲坂小學施教區外的適齡兒童少年。高陽村的適齡兒童少年可選擇高陽小學或龍潯中心小學就讀,也可作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參加電腦派位或享受隨遷子女的照顧政策;英山村的適齡兒童少年可選擇英山小學就讀,也可作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參加電腦派位或享受隨遷子女的照顧政策。
2.報名時間
7月9日-7月15日
3.報名方式
隨遷子女憑戶口簿原件(暫無戶籍的適齡兒童提供其監護人的戶口簿原件、適齡兒童的出生證明原件或鎮村、社區的相關證明。外縣戶籍的需同時提供居住證)統一在德化縣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報名系統“隨遷子女”欄目報名登記,縣域外戶籍隨遷子女監護人若居住證未能及時辦理,請在報名時間內持居住證辦理申請書到教育局初教股辦理。
4.志愿填報:各隨遷子女家長可根據城區小學剩余學位數(即隨遷子女就讀名額)情況及報名系統預警提示,根據家庭住址和剩余學位數情況慎重填報志愿,盡量避免被系統調劑錄取到離居住地較遠的學校。
7月底由教育局統一實行“志愿+電腦派位”安排入學。
五、政策性照顧隨遷子女招生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和《2024年德化縣招生考試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的紀要》(德招考委〔2024〕5號)精神,對符合以下條件的隨遷子女給予照顧錄取。申請照顧錄取的學生必須于7月10日前向教育局初教股提交照顧入學申請及證明材料,申請照顧錄取的學生也必須通過德化縣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報名系統“隨遷子女”欄目進行報名登記,三孩家庭子女在“政策性照顧對象”“三孩家庭”欄目報名登記(佐證材料不需要上傳,由相關部門匯總或家長個人送交教育局初教股)。特別強調政策性照顧對象嚴格執行歷年招生文件明確的“照顧對象為隨遷子女”的要求,即戶籍不在龍潯(英山村、高陽村除外)、潯中的適齡兒童少年(省、市教育主管部門招生文件明確的除外)。
1.烈士子女、因公犧牲軍人子女(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駐德化部隊及德化籍現役軍人子女(含改革期間現役干部轉改文職人員的子女,由人武部提供)、立過“三等功”以上獎勵的退伍軍人子女(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照顧就讀的學校不包括實小、二實小)、公安烈士和英模及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見義勇為人員子女(由縣公安局提供)、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由縣應急管理局或工作單位提供)提供有效證件(單位證明、軍官證或士官證、警官證、消防崗位資格證或結婚證、戶口本等法定的親子關系證明材料原件及復印件)按居住地申請就近入學。
2.在我縣工作的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及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的各類優秀人才且人才積分達到60分及以上的子女,就學照顧政策按《泉州市教育局 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做好2024年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申請的通知》(泉教綜﹝2024﹞6號)和《德化縣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申請和辦理規定》(德委人才〔2021〕7號)等文件精神執行。以上照顧對象可以由家長在泉州市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系統上申請,也可以由家長向縣委人才辦填表申報,縣委人才辦審核匯總送教育局初教股。
3.縣委、縣政府實施的重大工程移民子女按安置地安排就近入學。
4.三孩家庭的子女需要在城區小學一年級就讀的,若是該家庭已有適齡兒童少年在城區中小學就讀且未畢業,出具相關證明,采用“志愿+電腦派位”的方法,根據該學校剩余學位比例給予優先照顧在相同學校(實小、第二實小除外)或同路鄰近學校就讀。
5.給予城關中心區各村按其所在地小學一年級招生數的5%免派位入學指標,由村委會確定對象向教育局初教股報送名單,安排到該村所在地小學就讀。
6.2023年度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達100萬元及以上的城關及三班、蓋德、龍門灘鎮民營陶瓷企業,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達100萬元及以上的城關電商和外資企業,其職工子女需要在城區小學就讀的給予照顧1個名額;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每增加100萬元另予照顧1個名額(此項指標包含中學,即中小學1個名額,自選中學或小學進行照顧),優先安排在企業所在地附近的小學就學(由龍潯、潯中、三班、蓋德、龍門灘鎮政府審核提供);2023年度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200萬元及以上至500萬元以下的城關房地產公司、建筑公司,其職工子女需要在城區小學就讀的給予照顧1個名額,500萬元及以上至1000萬元以下的給予照顧2個名額,1000萬元及以上的給予照顧3個名額,優先安排在企業所在地附近的小學就學(由龍潯、潯中鎮政府審核提供)。同時,對當年獲評市級及以上產業龍頭企業或高成長企業(單指陶瓷企業),其職工子女需要在城區小學就讀的,按上兩個年度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對比,在上述城關民營陶瓷企業照顧的基礎上,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每增加100萬元另予照顧1個名額,優先安排在企業所在地附近的小學就學(由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提供);對年度增幅居前列的規上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2000萬及以上)按總數10%的名額(每年不超過15家)給予安排1名職工子女在企業所在地附近的小學(此項照顧指標包含中學)就讀,企業年產值每增加1億元再給予一名員工子女照顧入學(上下年度對比,由縣統計局提供);對近年來填補我縣產業空白且規模較大的企業,其職工子女需要在城區小學就讀的給予照顧1個名額(如有其他情形,根據縣招商會議紀要等協商解決,由縣招商辦提供)。以上照顧就學的學校不包括實驗小學和第二實驗小學。若填報第一志愿的學校學位已滿,則安排至第二志愿或第三志愿學校就讀。以上申請照顧的對象若弄虛作假或重復報名,取消該企業的照顧資格。
7.熱心教育事業且2023年度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達一定數量的企業,其職工子女需要在城區小學就讀的,由企業統一申請,經學校審核后,統一送教育局初教股,經教育局局務會研究后,統籌安排在城區小學就學。
8.孤兒(提供孤兒證原件及復印件)、農村重度殘疾人員子女(提供殘疾證原件及復印件)、特困家庭子女、環衛工人子女需在城區小學(實驗小學、第二實小除外)就讀的,由個人提供證明材料,經所在鄉鎮政府審核后送教育局初教股,經教育局局務會研究后,統籌安排在居住地附近的小學就學。
9.戶籍在農村的教師子女需在城區學校就讀的,由教師本人提出申請,經所在學校審核后送教育局初教股,統籌安排在居住地附近的學校就學。
10.持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學生,由其監護人于7月10日前向教育局初教股提出申請,經教育局局務會研究后,統籌安排在居住地或工作地附近的小學就學。外籍學生申請在我縣小學就讀的,依據《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42號)的有關規定辦理。
以上各類照顧對象均需服從調劑,否則取消照顧資格。
六、報名信息采集與審核。
1.適齡兒童范圍內招生報名信息審核采用雙審制。第一審由城區各小學把關,各校要成立招生工作小組,根據招生片區范圍劃分,組織審核學生報名信息及上傳的佐證材料,嚴防弄虛作假;第二審由教育局審核,教育局初教股將學生信息采集匯總,并到公安局、自然資源局進行比對,若發現弄虛作假者,將按程序追究學校相關人員審核不嚴責任、家長造假證責任,同時該學生就讀學校則由教育局統籌安排。政策性照顧對象信息由教育局審核。
2.適齡兒童報名時提供的材料應真實可靠,若材料不實,一經查實,做如下處理:①本服務區域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一律視為非服務區域招生對象,由教育局或中心小學統籌安排就讀學校。②進城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一律取消進入城關中心區學校就讀的資格,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就讀學校。
七、招生錄取:小學招生錄取工作由縣招生辦和初教股統一組織實施,共分四個批次進行錄取:
第一批次:錄取符合“兩一致”條件家庭的適齡兒童少年。
第二批次:錄取符合招生政策性照顧錄取條件的學生。
第三批次:錄取城區戶籍但不符合“兩一致”條件家庭的適齡兒童少年(“單一致”對象)。
第四批次:錄取申請到城區小學就讀一年級的隨遷子女。7月底,縣教育局舉行電腦派位儀式,按學生志愿批次逐批進行錄取。第一志愿填報某小學的人數,如果不超出申請到該校就讀學位數,由該校直接錄取;如果超出,就通過電腦派位隨機錄取。未招滿的學校依次按第二、第三、第四志愿批次進行隨機錄取到招滿為止。對未能按志愿錄取且不服從調劑的學生,若還需在城區小學就讀,則由家長持申請書到教育局初教股申請,教育局再根據學校剩余學位數統籌安排。沒有填報申請到城區小學就讀學校的學生,原則上回戶籍所在地小學就讀或由家長申請到未招滿的學校就讀。
特別注明:今年招生報名,無論是轄區內適齡兒童,還是隨遷子女,均統一進入德化縣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報名系統報名,請家長根據報名時間及時進入平臺辦理。招生系統報名入口及操作手冊見附件三。
八、工作要求
1.堅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在確保戶籍、住房產權在本服務區域“兩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按時就近入學的前提下,核清學校學位余額,按照“五公開”原則,向社會公開招生時間、招生計劃、招生區域、招生辦法和招生結果。不得通過任何考試方式招生,嚴禁收取與入學掛鉤的“借讀費”“捐資助學費”“贊助費”等。
2.嚴格執行招生計劃。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擴招學生或招收上述規定招生對象以外的學生,嚴格按照《福建省小學學籍管理辦法》《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實施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專項規劃的通知》(閩教基〔2018〕64號)等有關規定控制班生規模,嚴禁跨服務區域招收學生,嚴禁招收不及齡學生。
3.嚴格遵守招生紀律。各鄉鎮(社區)、公安局、人社局、衛健局、市場監管局、統計局、招商辦等有關部門協助做好招生工作。各學校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審核有關材料,嚴禁弄虛作假、徇私舞弊,對違反招生紀律的人員將按有關規定嚴肅查處,對利用招生欺詐斂財的違法行為要移交司法部門依法懲處。在電腦派位時,邀請紀委、監委部門、城關“兩鎮”和校長代表、家長代表及新聞媒體參加,實行公開派位,以保證派位的公開、公平、公正。各城區小學要建立完整的新生備查材料(做到一生一檔),審核人員必須在新生備查材料上簽名。
4.主動增強服務意識。認真做好群眾的來信來訪工作,熱情、耐心、細致做好家長的工作。凡符合入學條件的要及時給予辦理,不符合的要給予明確答復和耐心解釋說明,及時化解招生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問題。嚴禁推諉和上交矛盾,切實維護招生秩序,維護社會穩定,確保今年秋季小學招生工作順利進行。
5.認真貫徹《殘疾人教育條例》。各鄉鎮、學校要認真做好殘疾兒童少年篩查鑒別和入學組織工作,同時落實殘疾兒童教育分類安置工作,確保每個殘疾兒童少年都能夠接受合適的教育,做到全覆蓋、零拒絕。所有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包括非隨班就讀基地校)不得隨意拒收服務片區內能夠隨班就讀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確保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應隨盡隨、就近就便優先入學。各隨班就讀基地學校、融合教育試點校(園)原則上實行大片區招收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鼓勵接收大片區外的殘疾兒童少年。不方便到隨班就讀基地校就讀的輕度殘疾兒童少年,可就近在普通學校就讀。要科學認定送教上門服務對象,適齡殘疾兒童少年能夠入校就讀的,不納入送教上門范圍。符合緩學規定的殘疾學生要求緩學,要提供鑒別證明、按程序報批,確保殘疾兒童的入學率達到99%以上。
九、招生咨詢電話
實驗小學 18050966157
實驗小學霞田校區 18050966157
第二實驗小學 0595-23553685
第二實驗小學鵬祥分校 0595-23512918
第三實驗小學 15359607865
尚思小學 18065376703
第五實驗小學 0595-23501620
第六實驗小學 0595-23513930
陽光小學 15259484170
金鎖小學0595-68760905
城東實驗小學 0595-23502818
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0595-23528080,13960330133
第七實驗小學 13959729393
第八實驗小學 0595-23512776
龍潯中心小學 18960239310
龍潯中心小學寶美分校 13599216028
潯中中心小學 0595-23513579
蒲坂小學 0595-23526230
德化縣教育局 0595-23512672
2024年德化縣普通初中招生工作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受教育權益,規范招生行為,維護教育公平,促進義務教育健康發展,根據《泉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2024年泉州市初中招生入學工作方案的通知》(泉教中〔2024〕10號)、《2024年德化縣招生考試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的紀要》(德招考委〔2024〕5號)及《2024年德化縣中小學招生工作方案》(德招考委〔2024〕6號)精神,現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意見。
一、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一)強化政府法定責任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強化政府法定責任,加強對轄區內初中招生入學工作的統籌管理,確保義務教育學位主要由公辦學校提供,切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者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按規定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批準。嚴厲查處社會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
(二)常態化抓好控輟保學工作
按照《教育部等十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教基〔2020〕5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常態化報告工作機制的通知》(教基廳函〔2024〕15號)、《福建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鞏固深化控輟保學工作的通知》(閩教基〔2023〕19號)、《泉州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臺賬管理健全聯控聯保機制的意見》(泉教辦綜〔2020〕19號)等文件要求,健全和落實控輟保學長效機制,強化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責任,堅持和完善聯控聯保工作機制;縣教育局要通過“四查三比對”“鐵腳板摸排”等方式摸清底數,建立適齡兒童臺賬(含隨遷子女)、疑似失學輟學學生臺賬、失學輟學學生臺賬等“三本臺賬”,嚴防學生“名在人不在”脫離學校教育與管理,導致其遭受侵害或走上違法犯罪道路。要把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殘疾兒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隨遷子女、涉案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作為重點排查和監測對象。
縣教育局、學校要會同學校所在的鄉鎮人民政府密切跟蹤“小升初”小學畢業生去向,特別是隨遷外出學生的升學去向和真實就讀情況,開展“小升初”學籍接續學生專項排查,密切關注全國基礎教育管理服務平臺控輟保學臺賬中疑似輟學和輟學學生信息并加強勸返復學工作。要組織認真比對轄區內各小學的畢業生花名冊和各初中學校的初一新生花名冊,發現未被轄區內初中學校錄取、未到校實際注冊就讀、學籍未及時轉接的要及時查明原因、做好跟蹤臺賬,發現疑似輟學的要做好勸返工作并按規定及時書面報告生源所在鄉鎮人民政府,確保小學畢業生百分百升入初中。對無正當理由拒不送子女入學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生源所在鄉鎮人民政府要加大行政和司法勸返力度,形成有力震懾。
(三)完善特殊群體入學政策
依法保障義務教育階段特殊群體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
1.隨遷子女。①認真落實“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加強隨遷子女教育關愛和人文關懷,推進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入學就讀。②對隨遷子女和戶籍學生實行混合編班,統一管理,平等對待,促進隨遷子女與本地學生融合成長。隨遷子女轉學回戶籍所在地學校的,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應依法予以統籌安排。③認真落實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流入地參加中考政策,對回我市戶籍地參加中考的隨遷子女,戶籍地和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妥善做好考試招生報名服務工作,保障隨遷子女能在戶籍地順利參加中考。④簡化優化入學流程和材料要求,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規的隨遷子女入學證明材料及其時限要求。
2.殘疾兒童少年、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依法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做好“一人一案”教育安置工作。堅持分類安置,經評估認定為適宜接受普通教育的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安排到普通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普通學校就讀;對認定為不適宜接受普通教育且能到校學習的殘疾兒童少年,應安排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確實不能到校就讀的殘疾兒童少年,由教育行政部門指定學校提供送教上門等服務。要建立本地農村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的入學工作臺賬,健全與公安、檢察、民政等部門信息共享制度,加強教育保障和關愛保護,優先保障寄宿、交通、營養需求,強化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3.教育優待對象。嚴格按相關政策認定教育優待照顧對象。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因公犧牲和病故軍人子女、高層次人才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等對象,要根據國家及省、市有關教育優待照顧政策,優化細化入學程序和服務措施,切實將政策落到實處。對符合條件的港澳同胞、華僑華人子女等,視同當地居民子女,要按照國家及省有關政策規定統籌安排入學。在泉臺胞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在居住地或工作地,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申請子女就讀初中,由所在縣結合臺胞本人意愿安排到優質公辦學校就讀,需跨縣(市、區)就讀的,由市教育局協調統籌安排。外籍學生申請在我縣就讀初中的,依據《福建省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規定(試行)》(閩政辦〔2018〕64號)的有關規定辦理。見義勇為犧牲人員的適齡子女、見義勇為致殘人員及其適齡子女,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安排在公辦初中學校就讀。
(四)切實落實消除大班額規劃
初中每個班級控制在50人以內,確保不出現56人及以上大班額,51-55人班額比例按規定控制在10%或15%以內并逐年下降,根據創建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規劃做好起始年級班生額控制(起始年級控制在50人以內)。對轄區內可能新增大班額的學校進行預警提示,特別要嚴格控制存在大班額和大校額學校的招生計劃,確保不產生新的大班額。
(五)進一步規范均衡編班
縣教育局按照《泉州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做好2024年泉州市初中新生均衡編班工作的通知》(泉教中〔2024〕8號)要求,扎實推進初中新生均衡編班工作。泉州市教育局提供統一編班軟件供初中學校統一使用,各初中學校按照教育局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組織現場均衡編班,所有初中學校應公開編班方案、公開編班過程、公開編班結果,確保編班工作規范運行。已編好班級的學生名單三年內不中途變動,特殊情況下確需調整班級的,學校須報經教育局核準后進行。
(六)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學校要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強化課程意識,優化教學方式,堅持教學相長,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和跨學科主題教學,教師課前要指導學生做好預習,課上要講清楚重點難點、知識體系,要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輔導,鼓勵支持初中學校以行政班為基礎,開展基礎性課程(主要在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中選擇進行)分層走班教學改革和試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實踐。為穩妥推進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學校探索構建有利于拔尖創新人才和學科特長、創新潛質學生成長成才的體制機制,著力適應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
二、招生原則
1.堅持“劃片招生,就近免試入學”原則,組織初中招生服務區范圍內的小學畢業生(包括自愿到農村中學就讀的小學畢業生)就近免試入學,統一安排符合招生政策性照顧錄取條件的學生就近免試入學。服務區范圍內戶籍的小學畢業生原則上指“兩一致”對象。“兩一致”說明:適齡兒童與其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戶籍一致(均在學校招生服務區域內)并實際共同居住,戶籍與房產一致[產權性質、用途為住宅;適齡兒童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擁有該實際共同居住的住房產權比例應超過50%(不包括50%,產權證或不動產登記證上沒注明共有產權人產權比例的,視為平均分配)]。
2.堅持“公開、公平”和“免試入學”原則,通過“填報志愿+電腦派位”辦法,統籌解決初中招生服務區范圍外的本縣戶籍小學畢業生、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本縣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城區中學問題。
三、招生范圍劃分
(一)城區中學實行單校或多校劃片招生
1.德化一中鵬祥分校招收具有鵬祥社區、陽馨新村、英山村、蒲坂村、移民蒲坂小區、祥安社區、吉祥社區、世科村戶籍、藝都社區(含暫掛靠在園丁社區8組)戶籍的小學畢業生。
2.德化一中霞田校區招收具有丁墘村、大坂村、霞田社區戶籍的小學畢業生。特別說明:一中霞田校區范圍內招生先后順序:①丁墘村、大坂村填報志愿的“兩一致”適齡兒童;②拔尖創新潛質早期培養班派位錄取的適齡兒童;③霞田社區填報志愿的“兩一致”適齡兒童。若霞田社區填報志愿的“兩一致”適齡兒童超過扣除①②人數之后的剩余學位數,則所有填報志愿的“兩一致”適齡兒童采取先來后到原則,即按戶口遷入先后順序安排(若家長或監護人與學生戶口遷入時間不一致,則以最后遷入對象時間為準),超出對象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到附近學校就讀。
3.德化二中招收具有丁墘村、大坂村、大洋社區、官路社區(不含1組)、霞田社區戶籍的小學畢業生。
4.德化三中招收具有丁溪村、園丁社區(不含藝都社區掛靠在園丁社區的8組)、鵬都社區、龍鵬社區、湖前社區、南門社區、官路社區1組、興南社區(潯陽路-塔雁花園入口以西。具體為塔雁商園6號及15-16號樓、興南街106供銷集資樓、興南街146商業綜合樓A棟、興南街168商業綜合樓B棟、金龍、寨頭)、寶美村15、16組戶籍的小學畢業生。特別說明:三中范圍內招生先后順序:①世居戶→②“兩一致”→③“單一致”(有戶無房,含集體戶)。若招生數能滿足這三類范圍內生源,則全部滿足;若不能滿足,則“單一致”對象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到附近學校就讀;若去除“單一致”對象后仍不能滿足(世居戶和“兩一致”生源仍超過三中當年招生數),則“兩一致”對象采取先來后到原則,即按戶口遷入先后順序安排(若家長或監護人與學生戶口遷入時間不一致,則以最后遷入對象時間為準),超出招生數的“兩一致”對象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到一中霞田校區等學校就讀。
5.德化三中城東校區招收具有南嶺社區、樂陶村(不含原樂陶5組)戶籍的小學畢業生。
6.德化五中。2024年秋季,德化五中新校區投入使用,同時舊校區保留使用,五中形成“一校兩區”辦學模式。根據就近入學原則,在原有就讀五中范圍劃分的基礎上,五中新舊校區招生范圍劃分如下:①五中新校區招收具有龍翰村、石鼓村、仙境村、祖厝村、石山村、世科村、金鳳社區、鳳凰社區、詩敦社區戶籍的小學畢業生;②五中舊校區招收具有富東社區、鳳池社區、東埔社區、潯中村(12、18、19組就讀八中除外)、龍東社區2組陽光星城(潯北東路3號)和舉賢大廈(潯北東路1號)及3組(景苑花園)戶籍的小學畢業生。
7.德化六中招收具有寶美村(15、16組除外)、高陽村、金鎖社區、龍井社區、潯南社區、德新社區、潯東社區、興南社區(潯陽路-塔雁花園入口以東。具體為潯陽路、世紀城、佳美大廈、德新街南環公寓、德新街22號工商集資樓、德新街8號、塔雁商園2-5號及7-14號樓)戶籍的小學畢業生。
8.德化八中招收后所村、鳳洋村、樂陶村5組、龍東社區(1、8組,具體為寶龍花園潯北東路7號、龍東小區潯北東路5號、美倫•山景疊苑等)、東順社區、東裕社區、陽光社區、潯中村12、18、19組戶籍的小學畢業生。
(二)農村中學實行單校劃片招生
蓋德中學和三班中學招收本鄉鎮戶籍的小學畢業生。
(三)戶籍在龍門灘鎮、赤水鎮、美湖鎮、大銘鄉、春美鄉、水口鎮、南埕鎮、雷峰鎮、葛坑鎮、上涌鎮、國寶鄉、楊梅鄉、桂陽鄉和湯頭鄉等14個鄉鎮的小學畢業生,因學校撤并或并入,可以報名參加“電腦派位”到城區中學就讀,或者申請到其他農村中學就讀。
(四)戶籍在蓋德鎮、三班鎮的小學畢業生,原則上在服務區學校就學,但為了就學方便,也可以申請到城區中學就讀(必須參加“電腦派位”)。
四、小學畢業生報名民辦初中學校規定
我縣戶籍的小學畢業生報名經市局批準的民辦初中學校,按《泉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2024年泉州市初中招生入學工作方案的通知》(泉教中〔2024〕10號)規定執行,具體報名時間及要求詳見該文件。戶籍不在龍潯鎮、潯中鎮的小學畢業生報名民辦初中學校但未被民辦初中學校錄取的學生按“填報志愿+電腦派位”方式安排到公辦初中學校就讀;戶籍在龍潯鎮、潯中鎮的小學畢業生報名民辦初中學校但未被民辦初中學校錄取的學生,由縣教育局統籌安排到有空余學位的公辦初中學校就讀。
五、招生照顧錄取政策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規定,對符合以下條件的隨遷子女給予照顧錄取。說明:政策性照顧對象必須是“隨遷子女”(戶口不在龍潯、潯中的適齡兒童少年),省、市教育主管部門招生文件明確規定的除外。申請照顧錄取的隨遷子女必須于7月2日前向教育局中教股提交照顧錄取申請書及證明材料,申請照顧錄取的隨遷子女也必須通過德化縣義務教育階段招生系統填報信息(按隨遷子女欄目填報),佐證材料不需要上傳,由相關部門匯總送交(或家長送交)教育局中教股。
1.烈士子女、因公犧牲軍人子女(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駐德化部隊及德化籍現役軍人子女(含政策改革期間現役干部轉改文職人員的子女,由縣人武部提供)、立過“三等功”以上獎勵的退伍軍人子女(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照顧就學的學校不包括三中)、公安烈士和英模及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見義勇為人員子女(由縣公安局提供)、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由縣應急管理局或工作單位提供)提供有效證件(單位證明、軍官證或士官證、警官證、消防崗位資格證或結婚證、戶口簿等法定的親子關系證明材料原件及復印件)于7月2日前送交縣教育局中教股。
2.縣委縣政府實施的重大工程移民子女按安置地安排就近入學。持戶籍所在地村委會及縣移民辦有效證明于7月2日前送交教育局中教股(由縣移民辦提供)。
3.2023年度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達100萬元及以上的城關及三班、蓋德、龍門灘鎮民營陶瓷企業,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達100萬元及以上的城關電商和外資企業,其職工子女需要在城區中學就讀的給予照顧1個名額;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每增加100萬元另予照顧1個名額,優先安排在企業所在地附近的中學就學(此項指標中小學1個名額,要照顧中學還是照顧小學自選;由龍潯、潯中、三班、蓋德、龍門灘鎮政府審核提供)。2023年度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200萬元及以上至500萬元以下的城關房地產公司、建筑公司,其職工子女需要在城區中學就讀的給予照顧1個名額,500萬元及以上至1000萬元以下的給予照顧2個名額,1000萬元及以上的給予照顧3個名額,優先安排在企業所在地附近的中學就學(由龍潯、潯中鎮政府審核提供)。對當年獲評市級及以上產業龍頭企業或高成長企業(單指陶瓷企業),其職工子女需要在城區中學就讀的,按上兩個年度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對比,在上述城關民營陶瓷企業照顧的基礎上,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每增加100萬元另予照顧1個名額,優先安排在企業所在地附近的中學就學(由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審核提供)。對年度增幅居前列的規上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2000萬及以上)按總數10%的名額(每年不超過15家)給予安排1名職工子女在企業所在地附近的中學就讀(由縣統計局審核提供)。對近年來填補我縣產業空白且規模較大的企業,其職工子女需要在城區中學就讀的給予照顧1個名額(如有其他情形,根據縣招商會議紀要等協商解決,由縣招商辦審核提供)。以上照顧就學的學校不包括三中,龍潯鎮所屬企業原則上照顧一中鵬祥分校、二中、六中;潯中鎮所屬企業原則上照顧五中(新校區)、八中、三中城東校區;三班鎮所屬企業原則上照顧六中;蓋德鎮所屬企業原則上照顧一中鵬祥分校;龍門灘鎮所屬企業原則上照顧八中、三中城東校區。若填報第一志愿的學校學位已滿,則安排至第二、三志愿學校就讀。以上照顧對象由各審核單位填表申報匯總,并于7月2日前統一送交教育局中教股,若發現弄虛作假或重復報名者,取消該企業的照顧資格。
4.熱心教育事業且2023年度對地方經濟貢獻總額達一定數量的企業,其職工子女需要在城區中學就讀的,經學校審核后于7月2日前統一送教育局中教股,經教育局局務會研究后,統籌安排在城區中學就學。
5.孤兒(提供孤兒證原件及復印件)、農村重度殘疾人員子女、特困家庭子女、環衛工人子女需在城區中學(不包括三中)就讀的,由個人提供證明材料,經所在村及鄉鎮政府審核后由監護人于7月2日前送教育局中教股,經教育局局務會研究后,統籌安排在居住地附近的中學就學。
6.戶籍在農村的教師子女需在城區中學就讀的,由教師本人提出申請,經所在學校審核后于7月2日前送教育局中教股,統籌安排在居住地附近的中學就學。
7. 在我縣工作的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及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的各類優秀人才且人才積分達到60分及以上的子女,就學照顧政策按《泉州市教育局 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做好2024年泉州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申請的通知》(泉教綜〔2024〕6號)和《德化縣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申請和辦理規定》(德委人才〔2021〕7號)等文件精神執行。以上照顧對象可以由家長在泉州市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系統上申請,也可以由家長向縣委人才辦填表申報,縣委人才辦審核匯總送教育局中教股。
8.臺胞子女憑臺灣居民居住證于7月2日前向教育局中教股提出申請,經教育局局務會研究后,統籌安排在居住地附近的中學就學。
9.三孩家庭的子女需要在城區中學一年級就讀的,若是該家庭已有適齡兒童少年在城區中小學就讀且未畢業,出具相關證明(詳見附件4,由監護人于7月2日前送教育局中教股),根據學校剩余學位給予統籌照顧在相同學校或同路鄰近學校就讀。
六、城區中學招生計劃
德化一中鵬祥分校14個班695人,德化一中霞田校區8個班395人,德化二中8個班380人,德化三中12個班595人,德化三中城東校區8個班395人,德化五中26個班1290人(新校區16個班795人、舊校區10個班495人),德化六中14個班695人,德化八中10個班495人。請各校未雨綢繆,提前做好2024年秋季開學的準備工作。具體招生計劃(見附件1)。
七、招生報名錄取辦法
1.范圍內招生報名(戶籍在龍潯鎮、潯中鎮):①在本縣就讀的小學畢業學生憑戶口簿、不動產權證(房產證)或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出具的證明等有效佐證材料通過德化縣義務教育階段招生系統轄區內適齡兒童欄目報名(具體報名路徑一:關注微信公眾號“瓷都德化教育”→公眾服務→義務教育招生平臺→報名系統→初中入學報名。詳見附件2),報名時間為6月27-7月3日,戶籍截止日期為2024年5月31日前。溫馨提醒:2025年起,戶籍截止日期為當年度3月1日前(不含3月1日)。②不在本縣就讀的小學畢業學生憑戶口簿、不動產權證(房產證)或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出具的證明等有效佐證材料及小學畢業生回泉州市戶籍所在地升學聯系函(附件3),通過招生平臺轄區內適齡兒童欄目報名,報名時間為6月27-7月3日,戶籍截止日期為2024年5月31日前。溫馨提醒:2025年起,戶籍截止日期為當年度3月1日前(不含3月1日)。③現場確認報名材料。家長到就讀學校報名注冊時,需持戶口簿等原件進行現場確認。
2.隨遷子女招生報名:①在我縣小學就讀,戶籍不在龍潯鎮、潯中鎮的隨遷子女,報名時間為7月3-7月9日。報名時憑戶口簿,外縣戶籍的隨遷子女還需提供居住證,統一在德化縣義務教育階段招生系統隨遷子女欄目報名(具體報名路徑之一:關注微信公眾號“瓷都德化教育”→公眾服務→義務教育招生平臺→報名系統→初中入學報名。詳見附件2)。②戶籍在本縣但不在本縣就讀的隨遷子女,報名時提供戶口簿、小學畢業生回泉州市戶籍所在地升學聯系函(附件3);戶籍不在本縣且不在本縣就讀的隨遷子女,報名時提供戶口簿、居住證。報名時間及方式同上。外縣隨遷子女監護人若居住證未能及時辦理,請在報名時間內持申請書到教育局中教股辦理。③政策性照顧報名。符合政策性照顧的隨遷子女,報名時憑戶口簿,外縣戶籍的隨遷子女還需提供居住證,統一在招生平臺隨遷子女欄目報名,佐證材料不需要上傳,由相關部門匯總送交(或家長送交)教育局中教股。
3.隨遷子女就讀志愿填報:各隨遷子女家長可根據往年城區中學剩余學位數(即隨遷子女就讀名額)情況及報名系統預警提示,根據家庭住址和剩余學位數情況慎重填報志愿,以盡量避免被錄取到離居住地較遠的學校。
特別注明:今年招生報名,范圍內適齡兒童少年、隨遷子女、政策性照顧對象,均需統一進入德化縣義務教育階段招生系統相應欄目報名,請家長根據報名時間及時進入招生報名系統報名,若沒有在平臺上報名,影響錄取結果由家長自負。
4.報名信息采集與審核。范圍內招生報名信息審核采用雙審制。第一審由城區各中學把關,各校要成立初招招生小組,根據招生片區范圍劃分,組織審核學生報名信息及上傳的佐證材料,嚴防弄虛作假;學生報名注冊時對戶口簿等原件進行現場確認。第二審由教育局審核,教育局中教股將學生信息采集匯總,并到公安局、不動產登記局進行比對。若發現弄虛作假者,將按程序追究學校相關人員審核不嚴責任、家長造假證責任(報公安機關處理),同時取消該學生就讀該校資格,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到有空余學位的學校就讀。政策性照顧對象信息由相關單位審核。
5.招生錄取:初中招生錄取工作由縣招生辦和中教股統一組織實施,共分三個批次進行錄取:
第一批次:根據學生志愿,錄取戶籍在學校招生服務區域范圍內的學生,同時錄取自愿填報其他農村中學的學生。
第二批次:錄取符合招生政策性照顧錄取條件的學生。
以上兩個批次錄取于7月25日前完成。
第三批次:錄取申請到城區中學就讀初一年的隨遷子女。7月底8月初,縣教育局舉行電腦派位儀式,按學生志愿批次逐批進行錄取。第一志愿填報某中學的人數,如果不超出申請到該校就讀學位數,由該校直接錄取;如果超出,則通過電腦派位隨機錄取。未招滿的學校依次按第二、第三、第四志愿批次進行隨機錄取到招滿為止。對未能按志愿錄取且不服從調劑的學生,若還需在城區中學就讀,則由家長持申請書到教育局中教股申請,教育局再統籌安排。沒有填報申請到城區中學就讀學校的學生,原則上回戶籍所在地中學就讀或由家長申請到未招滿的學校就讀。電腦派位后1周內,經學生雙方申請、教育局批準,可以對換。
8月中旬,各中學應將學生入學通知書寄送學生報名學校,各小學應及時將學生入學通知書分發給學生。不在本縣就讀的直接寄送給學生家長或監護人。
八、中學“寄戶”生就讀辦法
城區中學招生執行《2021年德化縣招生考試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的紀要》(德招考委〔2021〕5號)“按學生實際常住戶籍所在地應堅持學生戶籍所在地與法定監護人戶籍所在地相統一、學生戶籍所在地與實際常住地相統一的原則”的規定,即適齡兒童與其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戶籍一致(均在學校招生服務區域內)并實際共同居住,戶籍與房產一致(產權性質、用途為住宅;適齡兒童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擁有該實際共同居住的住房產權比例應超過50%(不包括50%,產權證或不動產登記證上沒注明共有產權人產權比例的,視為平均分配)。“寄戶”學生回原戶籍地就讀或參加城區中學一年級隨遷子女電腦派位。
九、工作要求
1.初中招生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中小學要認真組織做好招生工作。各校要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努力營造小升初工作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各小學要召開畢業班學生會和學生家長會,向學生和家長闡明招生政策,說明通過招生服務平臺填報志愿注意事項。招生咨詢電話:23512673。
2.各初中校要指定一名校級領導負責初中招生工作,要對學生報名材料進行認真審核、把關,教務處要認真做好報名信息錄入和匯總工作,力爭做到準確無誤。報名結束后,縣教育局將組織初教股、中教股等有關股室人員到學校進行抽檢。
3.各校要嚴格遵守福建省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十項嚴禁”規定(附件5),維護招生工作嚴肅性,嚴格執行教育部、發展改革委、審計署《關于印發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的通知》(教基一〔2012〕1號)等文件精神,嚴禁違規招生,嚴禁收取或變相收取借讀費、擇校費、贊助費等行為。
4.初中招生工作由縣教育系統紀委全程監督。在招生過程中,如果發現弄虛作假、徇私舞弊者,將追究有關工作人員和學校領導的責任。舉報電話:27200200。
2024年德化縣初中招生計劃
今年,全縣有小學畢業生5060人(不含本縣戶籍在外就讀的適齡兒童及秋季到我縣就讀的外縣隨遷子女),與初三畢業生數比增加1221人。
今年秋季初中招生,按照“免試、就近入學”原則, 由各初中校(含完中校、分校、校區)招收其施教區內的小學畢業生。各中學要加大義務教育宣傳力度,采取積極有效措施,依法組織初中新生入學,保證初中入學率達100%。
為做好城區中學初中招生工作,妥善解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問題,經研究,現將城區中學初中招生計劃下達如下:德化一中鵬祥分校14個班695人,德化一中霞田校區8個班395人,德化二中8個班380人,德化三中12個班595人,德化三中城東校區8個班395人,德化五中26個班1290人(新校區16個班795人、舊校區10個班495人),德化六中14個班695人,德化八中10個班495人。請各校未雨綢繆,提前做好2024年秋季開學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