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月28日南寧打響樓市松綁第一槍后,近日全國多地出臺樓市調控新政。5月6日,成都市政府也發布通知稱,自6月1日起調整災后重建的落戶政策,新政為購房滿90平方米以上住房且繳納社保滿一年以上才能落戶。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廣西南寧、安徽銅陵、天津濱海新區、浙江蕭山、江蘇無錫等地政策被解讀為“救市”或“松綁”,成都的購房落戶門檻實際上是從此前的70平方米提高到了90平方米。
根據今年國務院“針對不同城市情況分類調控”的精神,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分類施策、分城施策”初現端倪。
南寧銅陵等多地松綁樓市
針對今年樓市銷量出現較大幅度下滑,近期全國多地陸續調整了樓市調控政策。
4月28日,南寧市明確從4月25日起,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的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崇左市戶籍居民家庭可參照南寧市戶籍居民家庭政策在南寧市購房。打響了樓市調控松綁的第一槍。
此后,天津濱海新區表示將實施差別化限購政策。杭州蕭山區國土局除“減輕開發商資金成本壓力”外,還規定拆遷戶在一年內購房的,可以獲得房價的2%的補貼。無錫市也公布了購房入戶新政。
安徽銅陵市的力度更大。2014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在銅陵市(含銅陵縣和開發區)購買家庭惟一普通商品住房的,由同級財政按房價1%的比例給予契稅補貼;同時職工首次購房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比例由30%降低為20%。
成都提高購房入戶門檻
5月6日,成都市政府發布購房入戶新政。有意思的是,與上述或多或少起到“救市”、“松綁”作用的新政形成對比,成都的新政反而提高了門檻。
據了解,為應對汶川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2008年底,成都市曾規定在成都購買商品住房(含二手房)面積在70平方米以上的市外人員即可落戶。
但5月6日發布的新政則明確,從6月1日起,在成都市行政區域購買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并取得房屋所有權證且在成都市依法參加社會保險1年以上的市外人員,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請登記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戶口。也就是說,成都市的購房入戶門檻從70平方米提高到了90平方米。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成都的新政不能算救市行為。目前成都的成交量中,購房入戶大約占到十分之一,再加上成都市的入戶條件一直較為寬松,因此新政對樓市的實際影響應該很小。與其他城市的新政相比,成都市可以說是收緊了政策。
“松”“緊”有別緣于供求差異
一“緊”一“松”之間,實際上是成都與其他城市樓市不同供求情況的反映。
根據今年全國“兩會”精神,今年我國將“針對不同城市情況分類調控”。
而分類調控的實施標準主要是供求關系。目前總體來看,南寧、蕭山、銅陵等城市的商品房庫存量較大,供求關系寬松。以南寧為例,目前南寧的庫存約為13.5個月。
而成都作為二線熱點城市,市場的供求關系一直比較均衡。根據上海某房地產研究院報告,2013年全國35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庫存增幅,成都的商品住宅庫存同比跌幅最為明顯,為-43.7%。報告指出,這主要是因為成都人口增長快,且2013 年需求相當旺盛。即便考慮上企業購置土地面積增幅、住宅用地成交建筑面積增幅、房屋新開工面積增幅等因素,成都市的去化壓力也不大。
業內人士分析,部分庫存量較大的城市松綁調控,一是符合中央精神,同時也符合地方政府保增長、保財政的訴求。而從成都的不同表現來看,“分類調控”已初現端倪。
(海西地產網 柯藍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