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晉江市與中鐵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文化旅游、健康養生、城市綜合開發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中鐵置業對于不少泉州人來說是陌生,但能展開如此多方面的深度合作,“財大氣粗”是必須具備的條件,那么中鐵置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集團?接下來,一起走進中鐵置業。
央企背景軍隊血脈 中國鐵路開路先鋒
中鐵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具有房地產開發、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物業服務管理三個一級資質,是中國中鐵房地產板塊的旗艦企業。目前,中鐵置業已擁有36家子分公司,還組建了擁有72家成員企業的中鐵置業集團,全集團同步開發項目94個,開發面積2887萬平方米。
現在先理清一下這個關系:中鐵置業是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則是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以整體重組、獨家發起的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而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建成中國中鐵,英文簡稱REC)是排名第74的央企。
中國中鐵除了央企背景,更是當年國務院確定的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房企之一,同時往往別人容易與另一家同樣是地產央企的中國鐵建(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英文簡稱 CRCC)混淆,畢竟兩家有太多的相似點。
首先兩家企業logo太像了,在業務范圍上也十分類似,正如中國南車和北站,有關于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合并的消息也時常見諸報端,但起碼現在兩家還是互不隸屬的央企。
其次兩家于中國鐵路總公司,即以前的鐵道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鐵道部時期,兩家都是其下屬企業。
最后,兩家央企流有人民軍隊的血脈,中國中鐵一部分前身是參與修筑成渝鐵路的解放軍西南某部隊,而中國鐵建則是在1984年由數十萬解放軍鐵道部整體轉業并入鐵道部成立的所屬企業。
央企正如共和國的長子,擁有雄厚背景的同時,也承擔更多急難險重的任務,比如中鐵置業母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就承擔了中國鐵路建設中三分之二的工作量,可謂是中國鐵路運輸的開路先鋒。
深耕海西 繼廈門后瞄準晉江
中鐵置業對大多廈門人已是老朋友,2010年國內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建成并通車,廈門人乃至全國人民共同見證了中國中鐵的強大實力,廈門島內外交流的主要通道如杏林大橋、集美大橋、廈門火車站等同樣有中鐵的參與。同年,中國中鐵房地產板塊旗艦企業---中鐵置業與源昌集團合作開發中鐵·元灣地塊,中鐵置業布局海西首個項目由此揭開神秘的面紗。進入廈門樓市后,中鐵置業并沒有大范圍開拓市場。直到2016年,中鐵置業有了新動作。
翔安隧道
中鐵元灣
2016年10月22日,中鐵置業到晉江市洽談對接福廈客專泉州南站廣場有關建設項目。當時晉江市領導劉文儒指出,雙方合作可從泉州南站項目入手,中鐵置業利用自身優勢,把項目建成綜合功能的高鐵新區,并以此為切入點,深化多領域合作,讓晉江成為中鐵置業的重要布局,打造中鐵置業的“福建品牌”;2017年1月16日上午,晉江市與中鐵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晉江市與中鐵置業創新發展的新起點。
綜上所述,中鐵置業在晉江將從承建福廈客運專線泉州南站項目入手,之后將繼續在晉江發展文化旅游、健康養生和城市綜合開發等等,看來中鐵置業有扎根晉江的節奏。
單方面入手 多方面發展
目前,福廈高鐵泉州南站已確定選址晉江市永和鎮坂頭,更已被定位為泉州高鐵樞紐中心,有別于單純的縣域站點,進一步提升到市級中心樞紐的高度。高鐵泉州南站銜接晉江、石獅、南安,緊鄰廈門,具有承擔廈漳泉城市一體化的紐帶作用。根據規劃,未來該區域將配套商務酒店、大型賣場等服務設施,大力發展高鐵經濟;充分利用永和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加快永和快遞產業園建設,推動物流與電商有機銜接,推進鄉村旅游、精品文化、休閑農莊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可見,未來中鐵置業在此可施展的空間很大。同時中國中鐵實行半軍事化的管理企業,軍事風在中鐵是存在的,中鐵置業也是一脈相承的,對于每一個項目,都是按造魯班獎的標準來打造的,未來中鐵置業將為晉江城市發展錦上添花。
央企/國企稀缺 城市發展急需助力
當下外來進駐泉州樓市的國企、央企并不多,僅有保利、建發、葛洲壩、津濱、廈門住宅五家,開發及待開發項目7個左右,集中分布于鯉城區江南板塊、洛江區中心、城東板塊、南安水頭。反觀晉江樓市,開發至今依舊是民營企業“包打天下”的局勢,而中鐵置業的入駐將為其城市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泉州高鐵南站片區
此次晉江市政府主動引進央企,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其城市發展中對央企、國企的需求越發明顯。打造“品牌晉江”任重道遠,相信未來晉江將引進更多的央企、國企來打造品牌項目,借助品牌相應促進城市的快速、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