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6個城市在造地鐵,每天投資超過7.8億元。截至2014年底,中國已有38個城市經國家批準建設軌道交通,規劃總里程超過6880公里。新華社報道稱,據預測到2020年,具備建設軌道交通條件的城市將達到50個左右。另,貴州省政府參事、貴州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預計,像東部的泉州、溫州等經濟總量非常大的地級市以及像洛陽、呼和浩特等中西部城市面積較大、交通擁擠的城市有望上馬地鐵建設。
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和常住人口均為2014年數據
此消息一出,不少泉州人民對于泉州建設地鐵的希望之火再次被燃起。其實,泉州建設申請城市軌道的消息相傳已久,也運籌帷幄多年。《泉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于2009年11月中旬由市政府批復,并上報省發改委;2014年6月,有網友在微博爆料指出,泉州地鐵1號線線路基本確定,高鐵泉州站至石獅寶蓋山站,全長40.43公里,總投資約227.455億元;2014年10月,福建省發改委發布的《海西城際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告》中指出,廈漳泉大都市區城際線網新建6條放射狀城際線構成,線網規模為509km。
城市軌道建設項目審批難度大,對城市的GDP、財政能力和城市人口容量等有著嚴格要求。申報發展地鐵的城市應達到下述基本條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應達到下述基本條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6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15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1萬人以上。
2014年,泉州全市GDP為5733.36億元,常住人口844萬,財政公共預算收入350億元。縱觀目前在造地鐵的36個城市,泉州GDP在其中排名21位,常住人口排名17位,財政預算收入排名31位。在某種程度上,泉州已擁有建設城市軌道的實力;按照此前公布的廈漳泉大都市區城際線網,涉及石獅、晉江、泉州中心區、南安市區、臺商投資區和泉港區,經不完全統計這些城區人口接近200萬人,預計到2030年這些中心城區的人口將達300萬元人,也就說泉州一定程度上完全達到建設城市軌道的條件。
綜上所訴,泉州建設城市軌道獲批的可能性極高。城市軌道建成后,泉州各個區域間的互動性將加強,城市一體化進程也將更進一步。然而,雖說泉州有能力也符合建設城市軌道的條件,但城市軌道建設項目審批難度大、工程量大,依舊任重道遠!
(海西地產網 吳淑惠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