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底開始,平靜的樓盤被央媽一系列的降息降準給打破。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國的中央銀行,它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全國各金融行業的動態,其中包括股市、樓市等等。而在這波的央行降息降準之前,最后一波的存貸款利率調整出現在2012年,時隔約2年時間。
央行對于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在這10年左右的時間里經歷了數十次的調整,從峰值到低谷,反反復復,樓市在此期間隨之經歷一輪輪的調整洗牌。從中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
首先,我們先從基準利率的調整來看。根據小編吐血整理,從2002年至今,針對存貸款利率央行共做出了24次調整。這24次的公告分布在周一至周六之間,在周三至周六占大多數。
回過頭來,再來看看小編以上整理的圖表,首先是央行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調整。從2002年以來,24次的調整中,2002年有一次,2004年一次,2006年2次,2007年6次,2008年5次,2010年2次,2011年3次,2012年2次,2014年2次。這組數據可以看出,12年以來,存貸款利率的調整集中在2007-2008年,2年11次的調整平均每2個月就調整1次。
另外,這24次調整中,有10次的調整幅度是下降,14次的調整是上升。下調的基本集中在2002年、2008年、2012年、2014年以及2015年此次的調整,且可以看出,調整幅度基本是0.25%與0.27%,僅有2008年的一次調整幅度是-1.08%。
從這張起伏明顯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13年來,中國基準利率出現的三個低谷和兩個高峰,其中2008年底的一年貸款利率5.31%和現在的2015年3月的5.35%,都是10年來中國樓市表現最為低迷的時刻,但可以看到的是,在2008年12月22日央行把基準利率調整到最低值之后,從2009年開始,中國樓市一路狂飆,開始了持續兩年的“牛市”。隨后從2010年10月份開始,央行連續5次的加息,再次將樓市打入低谷,但2012年6月8月開始的持續降息,樓市又迎來了近2年的狂飆突進。2014年樓市再次陷入調整,迫使央行再次降息,通過2014年11月底和2015年2月底這這次調整,貸款基準利率已經降到接近2009年的最低值,相比于2007年基準利率7.47的最高值,下降了2.12個百分點,每當貸款利率下降到最低值,就是買房抄底的最佳時機,而目前毫無疑問,購房者又迎來了一個新的購房時機。
看過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再來看看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的統計表。從2007年至今,除了2009年、2013年與2014年,其他年份均有進行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同樣2007-2008年間調整的較為頻繁一些,兩年共計19次的調整。另外,2010年6次調整,2011年7次調整,2012年2次調整。
在這35次的調整中,大多數是實行上調利率,僅有8次是降準,集中在2008年與2012年,包括此次降準,且幅度基本在0.50%,少數出現幅度1.00%與2.00%,均在2007-2008年間的調整中出現。
再來看看央行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的統計,從2007年至今,共有35次調整。值得玩味的是,在這35次調整中,提準達28次,降準僅有7次。更值得玩味的是,2007年1月到2008年9月,僅僅一年半的時間里,央行共經歷了16次提準,嚴重制約了市場上的現金流,而2007年和2008年也是樓市調控最為嚴厲的時刻,地產行業大洗牌,但在2008年底的三次連續降準以及4次連續降息,促使了2009年后中國樓市的觸底反彈。而從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也是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央行連續12次的提準,極為明顯了呼應了2010年開始執行的號稱“史上最為嚴厲的樓市調控”,在這段時間內,央行也經歷了連續5次的加息。而從目前情況看,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松動,央行也進入和連續降準和連續降息的時間周期,其表現也與2009年極為相似。
(海西地產網 翁琳輯)